用车再不怕有人给爱车贴条了 安全停车的秘密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打破此前世界纪录,在基于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自主研发了10比特超导量子线路样品,通过发展全局纠缠操作,成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的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和完整的测量。
此前,谷歌、美国航天航空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2015年曾宣布实现了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
据介绍,发展量子计算技术的主要挑战是通过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量子态制备与相互作用控制技术,实现规模化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纵。多粒子纠缠的操纵作为量子计算的技术制高点,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
目前,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是学术界最主要的三个研究体系方向。潘建伟介绍,进一步,研究团队利用超导量子线路演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证明了通过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加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可行性。
据介绍,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可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例如,一台操纵50个微观粒子的量子计算机,对特定问题的处理能力可超过目前的超级计算机。
?
?

-
苏德矿:直播高数的“网红”教授
苏德矿几十年从事教学,几十年研究教学,几十年创新教学。“我认为,教学做得好很难,需要潜心研究、创新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能力,这是一门大科学。”苏德矿说道。[详细]
-
唐永炳:让电池再轻点,再持久点
“电量低于80%不敢出门。”随着大屏智能手机普及,许多人患上了这种“电池焦虑症”。于是,近年来,充电宝日渐成为手机的最佳拍档。然而,有人却力图改变智能手机依赖充电宝的局面。[详细]

少年立志 伟心为国——周立伟的科研人生
周立伟,1932年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详细]

- --杨亚军
- --韩喜球